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
——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
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于居然有人提出中国文字以后要用“拼音”
完全代替“汉字”
。
这样荒谬的想法不但被公然提出,竟然还引起讨论,真是不可思议!
同时我们还忘记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
有一次看到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的王东华先生说了这么句话,觉得说得很好。
他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
在过去,一年的私塾教两千多字,现在把我们国家两千年优秀的识字教育抛弃了,孩子们到三年级都看不懂东西。
从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从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致上,都算不得上品,却进入了教材。
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批评说:“中国的教科书,不但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并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教几个字,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
我们读《水浒》《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一类的小说时,读了第一节便想读第二节,甚至从早晨读到晚上,从夜晚读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气看完才觉得痛快。
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书没有这种分量。”
他把这种教科书比喻为“没有维他命的菜蔬”
和“上等白米”
,“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
[12]
陶先生还说:“有人说,中国文人是蛀书虫。
可是教科书连培养蛀书虫的力量也没有。
蛀书虫为什么蛀书,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要吃。
吃教科书如同嚼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
陶先生在几十年前抨击的现象并未改善,且愈演愈烈。
当代著名作家孙郁曾做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他从自己在七十年代接受的语文教育和后来当教师的经历中,对语文教育深感失望。
可到他的女儿长大上学了,他有一回翻女儿的课本,大吃一惊,他曾经教过的令他失望的篇章在女儿的教科书里比比皆是。
[13]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评价说,我们语文教材的编选基本停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
[14]这实在是一针见血。
从教学上来看。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沿用生字、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现代文背诵等这样一种八股教条。
哪些字是生字,哪些词是生词,都是教材规定好的,学生们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去写去背这些“生字”
和“解词”
,即使这些字和词早已是大多数孩子熟知的。
和语文教材同步下发给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
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
当代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15]
我知道一些孩子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会想办法弄本教材参考书来,这样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就能“正确”
地回答出许多问题。
...
但凡是堰城的警务人员,要是没听过李竹道这个名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公安系统上班。李竹道个人获得的省市级破案能手优秀个人,几等功之类数不胜数,然而这些并不是他在本市公安系统内名声大噪的原因,一年到头,获得各种部省市级荣誉的人民警察多的是,他李竹道算老几?真正让李竹道名声大噪的,是他老婆失踪一案。...
我突然从墓中苏醒,却发现自己睡了几百年,此时的我即不算活人,也不是死人...
杨武一个世界杀手组织的杀手,偶然间回到华夏,一个个关于他身世的疑惑出现在他面前。更要命的是突然一个女孩跳出来说我是你的未婚妻,这还不算,一个个与自己有关的女孩出现,让杨武头疼不已。我不是种马,我只是一个杀手。他的到来使得华夏武术界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风新书都市侠情已经开更,希望各位支持17kcombook842458htm1唯爱QQ群6992694o,欢迎各位加入交流。...
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晚上他在游戏里叱咤风云,一款虚拟的游戏让他渐渐财色双收。-----这是我写的第二本武侠类网游,希望大家喜欢。--------本书目前已经有五个书友群。原始群的号码是25018596(已满)1群的号码是70944218(已满)2群的号码是75085554已满)3群的号码是71682155(已满)4群的号码是88051950(新建,欢迎大家加入)...
开局一个残破的雏形神国,怎么把它养成能装下一个银河系的终极洞天?...